【星岛热评】北上消费热潮,港人新福利

2024-05-01 12:49

香港在复活节和清明假期期间,即3月28日至4月7日共录得1050万人次进出境,其中绝大部分是港人北上消费带来的。例如3月28日到4月1日共有228万次港人出境记录,其中198万人次北上到了内地。而同期入境香港的内地游客仅有36.1万人,不及北上港人的两成。为什么会出现如此悬殊的记录?港人又为何一窝蜂般地北上呢?

原因很简单,用香港阿婆的话说——省到就是赚到!专业的说法——港人充分利用香港与内地物价的落差,积极套利。这是香港融入大湾区带给港人的新福利,而且量大管够,未来北上消费只会更加红火。

复活节期间大量港人涌入深圳,一些商圈完全被占领。因为震惊于身边突然出现大量的香港人,“我在XX以为自己到了香港”已经成内地互联网的一个热梗。这里的XX不仅仅局限于深圳,还包括珠海和东莞。

显然,香港普通民众正在身体力行地响应着大湾区融合的国家战略,但大量本来的在港消费转移北上,对于香港的商家来说则是一言难尽。尖沙咀、旺角等闹市街头假日期间的人流甚至不如平常,原本假日里港人一定蜂拥而至的西贡,则迎来了“二十多年来最冷清的时刻”。

北上消费对于香港商业的负面影响,在复活节假期里变得更加真切、更加残酷。柴湾街市一名鱼档老板娘在网上发帖诉苦,下午5点就已经无人帮衬准备收档,早上的买菜人流也看不到了,就连大型鱼档都在陆续结业,感叹“有苦自己知”。

据不完全统计,4月份香港关门的食肆有300家,北上消费的凶涌人潮更让业内人士忧心未来。因此在复活节期间,社交平台Facebook群组“全港店铺执笠结业消息关注组”突然爆红,在短短数天内关注人数由约5,000人爆升至逾20万人。很多店家在组内留言表示,对香港零售业心灰意冷,准备北上创业。

不但消费北上,连创业都要北上了?但也有人并不看好香港商家北上创业,认为他们没有能力可以竞争过内地商家。

深圳东门距离罗湖口岸1.5公里,已经成为香港人比内地人还多的地方。东门在跨越深南东路的地方建有一座环形天桥,原本这里只有两家烧烤店和一家火锅店,还有一些铺面空置。由于香港人很喜欢吃火锅,恢复正常通关之后,这里迅速被各种各样的火锅店填满。现在围绕着环形天桥有超过十家火锅店,各具特色。

也就是说香港人过关十几分钟后,就可以坐在中国当前最流行的火锅店里大快朵颐,而费用只有香港的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。最关键的,很多品牌和口味在香港根本就没有,花多少钱也吃不到。

整个东门商圈乃至任何一个有港人涉足的商圈,都迅速迎合港人喜好做了调整,投其所好调整口味、增加繁体字餐牌、推出港人优惠,这都不算什么。由于港人涌入,很多店家要求服务员要用粤语与顾客沟通,现在可算是深圳粤语普及率最高的时期。这种全心全意为顾客服务的态度,与香港餐厅里的冷言冷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。

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,深圳在商品价格、服务品质、可选范围三个维度上全面超越香港。这是港人北上消费风潮愈演愈烈的根本原因,而且这个原因短时间内是不可能改变的。

香港商家北上创业,能否改变在香港形成的陋习,在保持自身特色的同时服务态度能有彻底改变,这才是他们北上能否成功的关键。而对于港人消费者来说,如果香港老味道能够在深圳老树开新花,未尝不是一件幸事。

香港味道、深圳价格、湾区服务,这对于港人来说是妥妥的新新福利,也是北上消费热潮的新薪火。但愿粤港澳大湾区早日兴旺发达,与目前世界三大湾区:旧金山湾区(科技创新)、东京湾区(制造业)、纽约湾区(金融业),相互映照,熠熠生辉。 

以上内容归星岛新闻集团所有,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引用。


热门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