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CEO有料到】蔡晋:最低工资改革得宜,“可加不减”须设防线

2024-05-06 08:02

政府日前建议优化法定最低工资,包括“一年一检”,并引入通胀及经济增长两大指标,以保障基层工人的收入。工商界普遍反应正面,皆因香港现时面对劳动力不足,即使经济欠佳工资仍未见回落,故最低工资的调整对整体影响不大。不过,社会仍须防范一旦经济逆转及出现通缩下,“可加不减”的机制会成为工商界的紧箍咒。

香港实施最低工资制度迄今13年,可是相关增幅长期滞后,至去年为止总共只上调了5次,2021年更首次冻结,由起始28元最终仅加至40元,累计增幅不到一半。且以往需考虑很多数据、报告及咨询会等,每次检讨都要经过劳资双方拉锯战,消耗社会资源。而“两年一检”,亦令加幅落后于通胀,确有改革的必要。

行政会议日前接纳有关优化最低工资检讨机制建议,实行跟通胀及经济增长变动挂  的“可加不减”方程式,将该年的整体甲类消费物价通胀,加上最近1年的经济增长,扣减最近10年平均经济增长,乘以0.2,若大于1就封顶;若结果是负数,显示经济下行,只会冻结不会倒减。政府强调新计法既保障工人合理工资、不流失低薪职位,同时顾及经济发展、雇主财力等因素,5至10年后会再作检讨。

有了明确清晰的方程式后,政府和劳资双方可省却谈判的时间和精力,有助减少矛盾。而“一年一检”,除了更加“贴市”,保障基层工资不会过于滞后,亦可以提供更稳定和可预测的最低工资水平,有助商家作更长远的规划和预算安排,减少了不确定性带来的压力。而设定上限,也可避免工资过度增加对商家造成负担,有助于维持商业运作的稳定性。

同时,政府也可确保最低工资与经济发展匹配,保证劳工的收入跟上通胀和经济增长的步伐,避免最低工资水平长期冻结或滞留不变,为基层劳工提供更好的生活保障,亦有利于提振本地内需消费。而过往因不同行业的生产总值增长参差,未能受惠于经济红利的前线如保安及清洁工等,在新制下都有望分享经济发展成果。

“可加不减”的方程式基本上已解决或因经济数据不佳,以致出现负数数值而须减薪的争议点。虽则讲明“可加不减”,工商界亦毋须过分忧虑,毕竟现时领取最低工资的劳工,只占整体雇员0.6%,约1.7万人。在现时人力不足的情况下,很多行业的员工时薪都比最低工资高一截,故此预料不会对太多企业造成冲击。

当然,新制也非完美无瑕。虽然新方程式以甲类消费物价指数为基础,不会跑输通胀,但按经济增长计算,每年调整幅度有限,而且仍未能解决最低工资基数过低的问题。

而且,由于新机制是“可加不减”,未来若出现一些不可预期的情况,诸如新冠疫情或2008年金融海啸,一些以最低工资聘用员工的中小微企,可能会因为无法负担提高的工资成本而减少招聘或裁减员工,对就业率带来负面影响。

因此,纵使现在经济环境有空间上调加幅,亦须慎防“可加不减”的长期叠加效应,成为商家的紧箍咒。政府应密切关注最低工资新制度落实后的情况,并设立防线或“例外机制”,如方程式函数出现负数,经济大规模收缩,社会领取最低工资的人数上升时,弹性调整实际变幅,就如公务员薪酬调整机制,先冻结加幅,再于经济好转时补回。同时应为有需要的中小企提供相应支援,巩固营商信心。

政府亦应建立监测机制,以确保最低工资政策有效执行,并及时应对可能出现的问题,持续优化最低工资机制。

蔡晋

以上内容归星岛新闻集团所有,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引用

热门文章